体现科技感,噱头十足。 然而,和官宣时的热闹不同,在产品落地后,大家的关注点再次回到了雪糕的价格上,并不打算对3.5元的冰棒买账。更有甚者认为,AI设计包装意味着成本可以进一步下降,价格应当更有诚意。 可见,品牌拿AI设计当噱头,用户便也只当看看热闹,最终的聚焦点还是回归到产品本身。 02 AI难成营销“救命稻草” 在现阶段,AI技术对于品牌来说,更多集中于营销的层面,想要仰赖AI自主打造出可落地的突破性产品仍然是困难的。 而在营销层面,国内品牌又大多分为两派。 一派浅尝辄止,只利用AI技术进行包装的设计创新,甚至不求落地,只想借AI的东风刷一波存在感。这就带来了两极分化的用户反馈,既有夸赞设计好看的,也有认为缺乏“人情味”,设计冰冷粗糙。 另一派则是希望AI可以给自己的营销加把火,于是在方方面面都大胆尝试。比如刚刚过去的520,王老吉联合百度,邀请学科。 名师指导,让文心大模型学习了近十年的高考考点、题型等内容,智能生成史上第一套“ 手机号码数据 高考AI模拟卷”。 尽管不少网友认为拼凑考题不足以显示AI的水平,但#AI诞生首套高考模拟卷#的话题阅读次数高达6501.8W,营销声量这不就有了。 可见,AI技术之于品牌,就像一把双刃剑,一面是创意和效率的最强辅助,另一面则是不具备人类情感导致的接受鸿沟,甚至是出现反噬自身形象的“恐怖谷效应”。 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品牌对于AI的应用仍然处于稚嫩的初期,AI技术对整个产品生产链路带来的影响,其实有更多的可能性—— 首先是产品开发阶段,利用AI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,以充分了解市场趋势、用户的需求与反馈等信息。 例如雀巢就已经通过AI对来自社交媒体和数字资源等数据的分析,来开发咖啡混合物和益生菌保健品,“有望让开发者在虚拟世界或Web3空间与消费者互动时追踪和测试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看法。 ” 其次是产品设计阶段,利用AI技术提供更丰富的灵感和更高效的产出工具。 零食品五款产品包装,并已正式在线上渠道销售。据媒体公开报道,“食验室”只花费了两三个小时来确认AI的设计方案。在不使用PS工具的情况下,只根据简单的文字输入和100字的描述,美工就完成了产品包装的调整和排版需求。 最后是产品存储和售后阶段,利用AI技术进行仓储物流管理、用户反馈数据分析处理、客服对接等,提高产品的升级迭代效率。 综上,AI对于品牌而言,确实能够有相当程度的加成,但距离替代人类的工种恐怕还远着。从目前的AI设计成果来看,人类的创意和校准必不可少。也即是说,AI只是作为工具,如何使用它才是关键,用得好便能降本增效,用岔了则可能引起流量反噬。 而在AI热潮的裹挟下,品牌们对AI技术的应用或许也有些内卷的“身不由己”。
|